行业新闻

半岛BOB接续培育特色产业 铜川转型实现“多业共兴”

2024-01-08 阅读次数:

  半岛BOB王金龙因矿设市,因煤而兴,铜川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过去很长时间都是依靠煤炭和水泥产业谋发展。

  面对产业单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困境,近年来,铜川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布局,狠抓保护治理,已经由过去“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成功转型为绿色生态之城。

  鉴于铜川成功转型,2023年岁末,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铜川市组织召开了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铜川市政府方面了解到,在探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过程中,铜川坚持一手抓煤、电、铝、水泥、陶瓷等传统产业新型化、绿色化升级发展,一手抓装备制造、光电子、生物医药等接续产业特色化培育壮大,实现了产业的协调多元化发展。

  地处陕西省中部的铜川是一座因煤而兴、先矿后市的传统老工业基地和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随着煤炭的大规模开采,铜川市的煤炭、建材等重工业逐渐发展壮大,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并逐步替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

  然而,对资源过度依赖的发展模式,铜川市也同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一样,陷入了“资源陷阱”。到上世纪90年代,铜川可开采煤炭存量锐减、采空沉陷半岛BOB、民房坍塌、生态恶化、工人失业等一系列资源枯竭问题逐步显现。

  2009年3月,国务院确定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铜川被纳入其中。铜川由此拉开了转型的序幕。

  在探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过程中,铜川市立足自身产业基础,提出“建成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目标,深挖转型升级潜力,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作为转型的重中之重。

  “首先拿传统支柱产业煤炭、水泥开刀。”曾在铜川任职的一名干部告诉记者,在转型过程中,铜川舍利断腕式地关闭、淘汰落后产能,并同步开展采煤沉陷区治理、矿山修复、铁腕治污、生态保护。

  以水泥产业为例,水泥曾是铜川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其中,耀县水泥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成的第一家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建成时生产规模号称“亚洲一号”,自动化程度全国第一。

  “后来,围绕耀县水泥厂,铜川的水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国营的、市属的、县办的、乡镇办的,众多的水泥品牌让铜川享誉全国。”上述干部介绍说,但是一些水泥企业只顾产量、不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当时,药王山周围分布着十多个生产水泥或与之相关的企业,产生的粉尘让这里常常灰蒙蒙。

  为此,铜川叫响“铁腕治污”,决定关闭拆除落后的水泥生产线,关停白灰窑石渣厂等重污染企业,同时,决定不再新上水泥生产线多条水泥落后生产线进行了关停,改造升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工艺技术。

  铜川市政府方面介绍,这些年来,铜川积极整合煤炭、水泥、非煤矿山,累计退出煤矿23处、去产能1188万吨,占全省去产能总量的三分之一;拆除水泥窑41座,剩余7家水泥厂全部低碳绿色升级;全市非煤矿山从原来300余个整合关停至42个。

  在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铜川也着手培育新兴产业。那么,什么样的产业适合这座人口只有70万的城市,又该如何培育?

  记者了解到,铜川按照“陕西制造、铜川配套”的思路,采取的策略是积极融入全省产业布局,参与产业分工。

  “近些年来,铜川市持续推动铝及铝合金、汽车装备配套、新兴产业、新型建材及先进陶瓷、现代中医药、现代农业等六大产业链主动融入全省重点产业链布局,优化产业生态,构建产业链发展良好环境。”铜川市政府介绍。

  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借着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的势头,距离西安70公里外的铜川也嗅到了发展的气息,紧盯上下游配套产业链企业需求,加快推进汽车装备配套产业链。

  、吉利、法士特等整车整机配套需求,出台了《铜川市汽车装备配套产业链推进工作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晰了全市汽车装备配套产业发展方向、目标和任务;2022年铜川市已纳入陕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中汽车产业带,列为陕西省商用车(重卡)产业链半岛BOB、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规划布局多点支撑城市。目前,铜川成功培育了专用车配套和车轮集成产业链,已聚集了

  、汉德车桥、达美轮毂等2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初步具备了车轮、车桥、刹车片、制动器等重点零部件生产能力,已成为陕西省汽车产业链支点城市。汽车装备配套产业链之外,光电子亦是铜川转型的方向之一。

  铜川市政府介绍,当前,铜川已经规划建设光电子产业园,组建产业链专家团队,先后成立了2个省级研究(创新)中心,引进设立了2个院士工作站,招引落地澳威激光、日月芯、隽美、誉品遮光片等光电子企业36家,初步具备了设计研发、材料制备、检测封装、集成应用等能力,被认定为陕西省光电子特色专业园区,纳入全省光电子产业“一体两翼”总体布局。

  改善生态环境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的必修课,特别是对于铜川这样的曾经以水泥、煤炭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城市来说,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工业结构布局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铜川的天是灰的,地是黑的,河流散发着臭味。

  1989年前后,铜川一度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当时的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在铜川市的所有污染源中,工业污染源占66.66%,交通运输污染源占22.3%;工业污染每年向大气排放污染物16.7万吨,交通车辆每年向大气排放铅及氮氧化物1.3万吨。

  1993年,中央电视台以“一座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为题,为外界展现了铜川市的严重污染情况。

  面对水泥粉尘和煤烟污染的切肤之痛,铜川更知治污之重。在此后的多年里,铜川一边忍痛舍利向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主导产业开刀,关停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一边开展铁腕治污、矿山修复、植树造林等工作。

  “铜川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扎实开展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实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痛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水泥生产线全部完成脱硫脱硝改造,燃煤火

  组在西北地区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铜川市政府介绍,连年开展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全市矿山地质环境累计恢复治理1.6万亩,其中历史遗留矿山累计恢复治理1.3万亩;植树造林118万亩,全民义务植树230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48.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这一切换来了铜川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转变。2022年,铜川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有281天,位居关中地区第一。水质改善率排名全省第一,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PM10浓度69微克/立方米,较2008年下降14微克/立方米,成功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不仅如此,这些年,铜川还先后被确定为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城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获得了中国循环经济十佳绿色发展城市、践行生态文明发展优秀城市、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等称号。

  铜川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中央资源型城市转型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累计达到31.65亿元,省级配套资金累计达到6.5亿元,重点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及生态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这一政策延续至今,对铜川转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铜川市政府方面介绍称,国家政策是铜川转型成功的关键,为铜川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下一步,希望能启动新一轮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政策,从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全面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