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BOB新年开工第一周,汽车行业大事不断,先是高合被曝停工6个月,后有比亚迪携手五菱、吉利等众多车企开启了新一轮价格战。
2月22日,东风猛士与华为分别在猛士科技、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微宣布,二者达成战略合作,将携手共进,推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商用落地,再度引爆车圈。
春节之前,东风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已与华为达成合作,双方宣布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合作车型在多个领域创新探索,加速智能化技术落地商用。
如今,东风猛士同样与华为合作,拥有鸿蒙智能技术加持的首款硬派越野车,距离我们真的不远了。
进入新能源时代后,国内越野车市场格外火爆,老牌王者长城坦克不断推出新技术、新车型,其他品牌也纷纷入场,如比亚迪推出了越野品牌方程豹、百万级豪车仰望U8,深蓝首款越野车G318频频曝光,距离发布上市已然不远,还有极石汽车这种新势力进入越野车市场。
成立于2002年的东风猛士,在国内越野车市场拥有老大哥一般地位,去年上海车展发布量产车型猛士917后,到11月的广州车展便收获了5000+订单。不要小看这些订单,越野车呼声很高,但因其普遍高昂的售价,销量始终平平。
按照共研产业咨询的数据,我国2022年越野车需求量为23.17万辆,市场规模727.74亿元,预计2024年需求量将增加至33.74万辆,市场规模达到1042.01亿元,均价大约30万元。
高价意味着拥有更高的利润空间,只要实力足够,相信车企都会有分一杯羹的计划,与东风猛士的合作,就是华为汽车业务布局越野车的一次尝试。
阿维塔汽车官微发文庆祝,并表示「一起Hi」,看来华为与猛士的合作方案也是Hi模式,与岚图品牌相同。该模式下,华为将深度赋能东风猛士,利用自身软硬件优势提高其产品竞争力半岛BOB。
当然,站在东风汽车的立场上,相信也更加青睐Hi模式。智选车模式下,各种「界」的品牌属于华为,东风旗下已有名气不错的猛士品牌,没必要再与华为联合搞一个智选越野车,跟猛士品牌内耗,竞争原本规模就不大的市场。
尽管没有「界」字名头,也没有华为销售渠道加持,但能够获得华为的智能座舱、AI、智能控制等技术加持,无疑将大幅提升猛士越野车的竞争力,也能一定程度获得华为的品牌加持。要知道,华为与长安汽车的Hi模式品牌阿维塔,2023年12月销量高达6106辆,车型30万元起售的品牌,月销6000辆并不容易。
小通甚至推测,华为与猛士联合将推出的越野车,定位直逼比亚迪仰望U8,或为百万级豪车。
目前东风猛士在售越野车猛士917起售价63.77万元,华为为新品提供技术加持后,自然也要分走一部分利润。为了保持利润空间,猛士越野车配置与功能升级后,很可能会上探价位,甚至向百万级市场发起冲击。
Hi模式无法进入华为销售渠道,但鸿蒙智能座舱、华为智控技术、AI技术等加持,依然可以在产品力、品牌力两方面为猛士汽车提供加持。尤其是AI技术,万物皆可AI的时代已然到来,小鹏、哪吒、比亚迪等车企均已宣布加入AI竞赛。
作为国内移动通信、PC、智能家居等领域巨头,华为在AI方面也颇有建树,甚至推出了AI训练芯片昇腾。目前AI技术在汽车领域的主要应用有四点,一是语音助手,利用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参数对其进行训练,使其更加智能地与车内乘客连续对话沟通,并流畅准确地回答乘客的问题。
二是车机系统,包含自动驾驶。通过大量数据训练后,汽车能够更加智能地根据驾驶环境选择智驾方案,提高行驶安全性,汽车所拥有的各项功能推送也会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还可以智能设备互联,打造「人车家」全方位生态。
第三为智控,AI智能检测行进路线、驾驶环境与汽车状态,智能调控电机功率、扭矩等参数,既可以提高行车平顺性,还能一定程度降低能耗,提升汽车续航。
如今车身控制系统也引入了AI,华为开发的途灵智能底盘、HUAWEI iDVP 智能汽车数字平台等,可利用AI软件能力配合底盘机械素质,通过Xmotion智能运动协同控制系统调整车身,以实现更低刹车距离、更平稳行驶体验。
越野车很可能需要在各种极端环境、路况下行驶,对于车身智能控制的需求更高,华为的AI汽车智控恰好可以满足越野车的稳定性需求,减少特殊路段颠簸程度。
最后则是车企正在尝试的生成式AI,不少车企将ChatGPT、文心一言等搬上汽车,除了提升语音助手的智能程度,也是为将生成式AI搬上汽车做铺垫,令汽车成为移动工作站。索尼与本田联合成立的子公司索尼本田已计划,将生成式AI搬到电动车上。生成式AI在自动驾驶发展、车内移动办公等方面,将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
传统车企在AI领域大多有所欠缺,要么花钱挖人组建团队,如吉利汽车收购魅族股份,将Flyme团队收入麾下,要么就与互联网大厂合作,借助他们的技术力提升产品竞争力。
获得华为加持后,东风猛士智能座舱、自动驾驶、AI等各方面功能体验将会有所升级,拥有了冲击百万元价位的底气和保障,而华为Hi模式再添一员大将,距离成为博世、超越博世又近了一步。
华为内部对于是否应该自己造车,曾产生过分歧,但最终华为选择不造车,做汽车生态供应商,地位类似海外企业博世。一旦华为自己造车,最好的软硬件难免要留给自家产品,以实现差异化竞争,友商自然不甘心使用落后的软硬件,而且自己造车成本高、风险大,成为中国版博世,才是华为现在的最好选择。
当然,华为与博世也有很大不同,博世汽车业务几乎相当于华为零部件模式,而华为的智选车模式、Hi模式令其拥有更高的整车整合能力。哪怕未来华为真的打算自己造车,也有足够的技术储备。
尽管目前博世营收和利润仍在上涨,但2023年12月和2024年1月的两次超千人大裁员,足以说明博世也遇到了麻烦。博世官方表示,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导致就业需求降低,再加上欧美存在高通胀和经济疲软问题,企业营收、利润达不到预期,因而需要削减自动驾驶研发投入。
华为对比博世有两大关键优势,第一,通过问界、智界等智选车的磨砺,拥有更强的整合能力,第二,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到来,华为持续加码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人车家生态等领域技术研发,持续发挥作为互联网行业巨头的优势。
博世却因营收、利润不达预期,削减了自动驾驶研发投入。零部件供应领域半岛BOB,博世、电装、采埃孚等老牌巨头依然具有绝对优势,而且重工业利润率不高,华为很难实现超越,唯有深耕智能化、数字化,从智能体验着手弯道超车。
国产车凭借电动车,已实现了弯道超车,华为以智能化为核心竞争力,超越博世并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