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BOB在欧洲能源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之下,欧洲内部主张“复兴核能”的声音正卷土重来。日前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首届核能峰会上,欧洲多个国家发出了支持核能的声音。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峰会中表示,能源危机和欧盟对海外燃料来源的依赖是欧洲寻求核能的主要原因。此外,核能有可能使能源系统“脱碳”,并提供负担得起的电力。对核能的重新青睐正值实现欧盟气候目标的关键时刻,特别是保障能源安全和竞争力。她提出,延长现有核电厂的安全运作是确保大量洁净能源最便宜的方法之一。
除此之外半岛BOB,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芬兰、法国、匈牙利、意大利、荷兰、波兰和瑞典等国签署了一份宣言半岛BOB,呼吁监管机构充分释放核能的潜力,并创造融资条件,以支持延长现有核反应堆的使用寿命。而在去年12月迪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多位欧洲官员呼吁加快核能和其他低碳能源的发展。甚至有人提出,没有核电的支持,欧洲就不可能按时实现既定的气候目标。
这与过去20多年欧洲在核能问题上的态度多少有些不同。在1979年的美国三里岛核泄漏和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之后,核电本身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令欧洲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弃核潮”,原先有意愿发展核电的国家叫停计划,部分已有核电国家明确公布关停核电机组时间表。作为欧洲经济“领头羊”的德国身先士卒,不仅反对进一步发展核电,而且陆续关停了运行中的核电机组,2023年4月15日,德国关闭最后3座核电站,结束了60多年的商业核能使用。欧盟其他一些无核电国家,如奥地利、卢森堡、丹麦等,也明确反对发展核电。数据显示,从2001年至2021年,欧盟再生能源发电量(风电与太阳能合计)增长了20倍,但核电却下滑了17%。
与德国关停核电相反的是,法国是欧洲主张大力发展核能的“排头兵”。早在俄乌冲突升级之初,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宣布重启核电计划,他认为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未来电量需求增长,无法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因此,为应对气候变化,核电必不可少。法国将发展核电推升至捍卫经济主权的高度,坚持不能依赖其他国家来保障能源供应。2022年上半年,在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欧盟委员会通过一项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补充授权法案,将核能纳入可持续投资的过渡能源,即将核能定义为绿色能源,从而为促使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将核电纳入能源转型战略创造条件。目前,欧洲“核联盟”成员国已达16个,包括法国、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芬兰、匈牙利、荷兰、波兰、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爱沙尼亚、瑞典以及作为观察员的意大利和英国。
显而易见,欧洲内部在“复兴核能”问题上仍旧存在较大分歧。德法作为欧盟核心成员国,在当前清洁能源转型进程中呈现出“二元对立”格局,分别代表着欧盟清洁能源转型的两条不同路径。以法国为首的阵营认为,俄乌冲突的“黑天鹅”使得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引发通胀担忧,重挫欧洲工业稳定和经济复苏。欧洲化石资源贫瘠,天然气、原油、煤炭对外依存度高,长期以来,欧洲必须将清洁能源转型作为保障能源安全、对冲地缘经济风险的重要方向;而“复兴核能”则是欧洲摆脱对外能源依赖的关键选项。但以德国为首的阵营却指出,在环境负担、安全问题和资源依赖方面,可再生能源比核能具有明显优势。欧盟的立法框架需要反映这一点,欧洲应当考虑多建造燃气发电厂,这才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之策。
事实上,在法德分歧严重的背后,也是各自经济力量博弈的表现。法国是全球第一大核电使用国,核电提供了65%的电力,可再生能源只占法国能源结构的20%,天然气占10%左右,煤炭占比几乎为零。法国的核电除了供给国内,还向德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国出口。在欧洲大幅减少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之际,法国核电的出口让其赚得盆满钵满。如果核能能在欧盟能源转型进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法国就能充分发挥核能技术和产业优势,成为欧盟核工业的领跑者。但德国的情形却与之不同。在德国的能源结构中,50%为新能源发电,40%是煤炭,6.5%是天然气。德国核能技术和核工业都已衰落,德国将未来押注于绿氢产业。如若氢能在欧盟重工业“脱碳”计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欧盟或将需要高达3000亿欧元的绿氢投资,这也将成为德国经济腾飞的机遇。
考虑到欧洲内部在核能问题上的分歧立场,短期内欧洲“核能复兴”可能还将存在较大变数。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欧洲各国能源结构差异较大、基础设施情况各不相同、能源进口去俄化成本不同、工业发展规划不一;且欧盟成员国在能源领域有着较大的自主权,这可能使得欧洲在发展核能问题上缺乏坚实的合力,未来或将存在不少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