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半岛BOB毛主席为啥要重装备工业?

2023-12-10 阅读次数:

  半岛BOB20世纪50年代李问:“朝鲜战争后,东北的重装备工业要还是不要?说要呀。”

  1840年,进入工业时代的英国蒸汽动力船,速度快,搭载量大,火炮射速快,英国人对战大清没用啥战术,基本上是工业产品的火力表演,让大清在劣势火力下选择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

  20年后,步枪复杂的弹簧-扳机联动机构和燧发枪技术,让中国仍然跟不上。华北平原,英法联军8000步兵,对阵大清30000骑兵,其中主力是有平原作战优势的大清王牌部队-蒙古骑兵20000骑。武器升级换代很快,就跟现在手机一样,凭借着先进的工业产品:线膛枪、米尼弹、开花炮,英法联军完败大清王牌部队,中国人不仅在军事上,更重要在心理上,崩溃与失望相随了几十年。

  海湾战争,美军没有陷入伊拉克人民的汪洋大海,进入大清的英法联军也没有陷入中国人民的汪洋大海,能困日军、打美军这种超强组织力,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到了民国政府,也想搞工业,但国内战事频繁,几乎每天一仗,也没法安心搞工业,大家都热衷于购买国外的武器,因为见效快;国内买办阶层为了拿回扣也大肆忽悠,搞得军队的火炮几乎全都依赖进口,自己的军事工业给晾在一边,升级十分缓慢。以致军队常常服用偏方,冲锋枪这种连发武器被西方工业强国禁运,但手枪不在禁运之列,于是在西方国家滞销的毛瑟驳壳枪,也就是盒子炮,在中国销量出奇的好,因为可以连发作为小型冲锋枪使用。马克沁重机枪生产引进,一个重要原因,马克沁是水冷式,对钢材要求没那么高,适合当时中国工业现状。

  等到了抗战,政府就无奈了半岛BOB。自己的武器生产能力不足,武器进口又被限制,即使来了货也被日军封锁了港口进不来。

  对日作战,我们大炮打烂一门少一门,飞机打掉一架少一架,日本火炮比我们多,炮弹比我们足,飞机打掉一架多一架,因为它是工业社会,可以不断生产,有资本来欺侮你农业社会。

  日军的轻型豆丁坦克在欧洲战场属于讨打的份,但在亚洲可以横行战场,因为中国引进的坦克也是法国、苏联的轻型坦克,数量又少,加上中国军队能对付豆丁的炮少、炮弹也少,让它这么肆无忌惮。仅有的德国克虏伯150炮及炮弹,更是屈指可数。中国军队只能在关键时刻才来一炮。就像《我的团长我的团》里虞啸卿说的,打几炮都是“用弟兄们的血”。

  敌后的军队工业更是凄惨,手榴弹、地雷都是用黑火药,杀伤效果一般。《亮剑》里李云龙吐槽边区造太差,一扔出去不响,分两瓣,但就是这样质量的手榴弹也是宝贝,想来上两箱。子弹壳打完了捡回来,复装火药继续用,比原装子弹误事的机率高得多,在战场上有时就是致命的,但,没有更多选择。去敌军尸体上捡成为一种重要选择,敌军知道这一点后,组织冲锋时只发少量子弹半岛BOB,了也基本是空枪,并且在不利时,提前毁掉武器。

  东北,是日据时期日本人极度重视的生存空间,逐步驻扎大量日军,投入建立大量工业,以致日本投降时,东北的工业占了全中国80%的份额;日本人在东北搞洗脑教育,从小做起,搞日语为母语的教学,把中国因素逐步洗出去;针对抗联的威胁,日本人搞归屯并户,消灭人类生存点,并在大的屯村中安置日本人混居,作为自己的眼线,掺沙子,把军民鱼水关系的水弄混,抗联最终被基本挤出东北,进入苏联。后来组建为苏军88旅,旅长周保中,其中一个营长就是金日成。

  日军为对付敌后军队,广修碉堡,砖木结构,标志性建筑一般,高高的插在地面上,这种东西放在欧洲就是加炮靶子,因为欧洲战场多炮、多坦克,对这种砖木结构工事,一炮穿心,所以欧洲多是修筑钢筋混凝土工事,且低矮,减少中弹可能。日军这番操作,就是欺负中国军队少炮。后来新四军得到了一门炮,搞得附近日军就很焦虑,愿意用大量其它武器、物资交换这门炮。

  同一时期的苏德战场则完全是铁血对屠,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坦克战就在这个战场。前一阵公映的《猎杀T34》,坦克对战观感不错,可以看看,感受下工业巨兽的力量。

  1945年,日本投降,军队进入东北,苏联提供了可以装备几十万人的武器弹药,并让建立了大连兵工厂,从而使武器弹药捉襟见肘,计算着打仗的军队,迅速增加了实力,有了与国军对战的资本,说的小米加步枪的步枪不仅仅是指步枪而是指武器,这其中就包括了军事工业的能量。有组数据可以感受下:1948年大连兵工厂月产75炮弹3万发。八年抗战,国民政府一共生产75炮弹42万发。后来,淮海战场上落到军头上的炮弹就有大连兵工厂的产品。

  就深为感慨,如果当初取得武器,背靠苏蒙,打那个凶悍的马家军,易如反掌。

  朝鲜战争初期,我们还是用的解放战争时期库存来打的五次战役,虽然获胜,但弹药、武器消耗惊人,很快就见底了。

  如果没有苏联的援助,没有自己的工业生产线,持续的与联合国军打下去将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

  朝鲜战争中,迅速制造并迅速空投到长津湖,让美陆战1师逃出生天的关键钢桥,就是重装备工业强大能量的一次体现。

  在朝鲜战争硬碰硬的对决和较量中,军队认识到,美军和国内军不同,美军高度现代化,是当代火力巅峰。啥是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对军可以一次灭几个军、兵团,可是在朝鲜消灭美军一个成建制团都难,这背后就是它那重装备工业底子:洗地炮弹、遮天飞机、快速穿插反制的坦克、时时威胁后方的舰艇、时时悬在头上的……

  1952年6月6日,志愿军代司令员陈赓被从朝鲜战场前线召回北京,组建军事工程学院,开始培养高素质装备技术人才,志愿军副司令员,回国后进入军事学院学习,兼任战役系主任,学习期间,他被任命为志愿军司令员。

  朝鲜战争让中国得到的共识是,除了精神范畴的意志得有,还得要有物质范畴的经济、工业、科技,才能最终治愈火力恐惧症。

  20多年后的对越作战,今非昔比的中国炮兵让越军饱尝了中国式炮弹洗地,让越军患上了火力恐惧症。

  提出人定胜天,人是决定性因素,但他同样十分重视武器,说是纸老虎那是战略上的蔑视而已,可是战术上是非常重视武器,因为武器是真老虎,否则干嘛要勒紧裤腰带,当了裤子都要搞核武器,干上一万年也要搞出核潜艇。

  国内这边也不轻松,隔海就是美军军事基地、军。而要对付他们,陆军够不着,得靠海军,而海军行动得靠空军保护。这就遇到了军队的短板。

  建国时,军队海、空军武器装备实在太落后。1949年8月15日正式组建的防空飞行部队,那时还不叫空军,用的是拼凑修复起来的日、美旧飞机,还有起义飞来的飞机,不超过80架,可以打仗的30架。

  海军舰船不是制造的,是靠拣靠送靠改装来的,甚至还有清末的老古董。至1950年4月华东海军成立一周年,各种战斗舰艇和辅助舰船也只有134艘。

  同期,空军各种型号战斗机240架,海军舰艇428艘,可以打仗的275艘。

  海、空军弱小,于是,进攻渡海、打岛屿,没有保障;防守军飞机轰炸范围之内的经济中心上海、政治中心北京,又是乏力。

  于是我们很高兴苏联将重装备工业生产线向中国的转移,而不是仅仅支援武器,要命的重装备工业才是大头。

  二战后蓝星上最强的美、苏,形成两大集团,中苏达成同盟,加入苏联阵营。不久,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直接参战,中国组织志愿军参战,和苏联约好的武器援助特别是空军援助被斯大林按下暂停键,因为对中国能抗住美军没信心。

  然而中国志愿军几乎仅凭手中轻武器在第一、二次战役中打败美军,这让指挥过苏联卫国战争,见识过人类历史上残酷、惨烈的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斯大林对此仗大为感慨,中国军队用落后的装备居然顶住世界第一火力,“真是伟大的军队!”

  这才有了苏联的军事援助投入,放心把先进武器如火箭筒、米格飞机交给我们。不用担心像海湾某国,给了重型主战坦克,居然没怎么打,就弃车跑了。有武器没意志就容易变成战五渣。

  后来赫鲁晓夫提高了援助的质量。新中国除了得到新式武器外,还获得了以‘156’项重点工程为代表的工业化建设的基础,这才是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变成强国的命门,可不是随便给的。可以卖各种先进武器,但产生武器的看家本事是不会随便出让的。当年苏联横扫日本关东军后,首先就把东北的重装备搬迁一空,至于日军的武器装备瞧不上眼,锁在仓库里,这才有了后来初到东北的军开仓纳枪的机会。

  这其中重装备工业的典型是中国一重,前身为第一重型机器厂,即156 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中央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中国一重主要为钢铁、有色、电力、能源、汽车、矿山、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及国防军工提供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并开展相关的国际贸易。”是咱们的国宝级企业。

  中国获得这些工业项目,主要是重装备工业生产线,意味着可以自己生产武器了,特别是重武器,比如无缝钢管生产,可以做高质量的杯子,也可以做枪管、炮管;拖拉机生产线,一转型就是坦克生产线。

  飞机制造直到今天都很难,全世界也就那么几个国家可以制造,但中国1957年就可以制造双座飞机,1954年可以生产汽车。

  终于不必受制于人了。这跟中国始终坚持主粮自给自足,不依赖进口、稳定国基是一个道理。

  而中国也正是靠此起步,有了工业化的入场券。所以,毛主席特想给赫鲁晓夫发一吨重勋章。

  很多国家是和平独立,但这政治主权独立是靠交换部分经济主权得到的,毕竟,这个世界的根本秩序靠铁与血建立。

  委内瑞拉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有上万公顷的大规模农场,盛产粮食,但国内居然闹饥荒。原来这些农场的农场主是跨国公司,盛产的粮食,是拿到国际市场赚钱的,并不是拿来解决委内瑞拉国民饥饿问题的。查韦斯想夺回国家的经济主权,但只拿回一部分石油主权,农业,没有拿回来,这些跨国公司背后的工业国,查韦斯的武力动不了。看看巴拿马的总统,想收回巴拿马运河,就被美国直接出动军队把他抓起来。

  在二战中,各敌对国都优先攻击对方的工业区,就是要釜底抽薪,从根上挖烂敌对国工业能力。而各国也拼命保护自己的工业能力,比如迁入山地、苏联工业搬迁到西伯利亚等等。美国在这方面就占尽了地理优势,日本那几个大开脑洞的越洋热气球炸弹炸不了美国的工业区。

  工业化它是一个先发制胜的存在,后发者的门槛往往会越来越高,但是还是都想要,因为工业化的能量既能自保,也能薅羊毛、割韭菜。大家看看这世界的强国就明白了,全是工业化国家。

  不过工业化三重高度,一个是资金、一个是技术、一个是人家占有的市场,每一重都刷下一大批后发攀爬工业化金字塔的,金字塔顶层的国家就是那么几个,而且基本没什么变化。

  欧洲诸强是靠在亚洲、非洲、美洲抢劫获得天量资金,建立自己的势力,起步自己的工业获得先发优势。看看非洲的庄园主们、美洲的欧洲面孔们、说着英语半岛BOB、法语、西班牙语的人们,就能感受到这种势力影响。

  美国相对是一个后发国家,它建国时只是一个疆域不大的小国,靠抢劫周边土地扩张了未来的市场,加上对自己够狠,南北战争对内抢劫,强卖北方的工业品,喂养活了自己的工业,一战、二战,再凭借特殊地理位置,出售工业品大获利润,一举成为暴发户。

  日本更是一个后发国家,美国的黑船,让他们见识了工业的能量,于是全民膜拜上了工业,开始疯作。明治时期,日本人承受的税负是同时期清政府治下中国人的4倍,日本地狭,农民没有更多的产出,于是农民的女儿被一船船运到南洋当赚皮肉钱,以积累发展工业的资金。《走向共和》里有一集就讲过这种疯狂劲:一个日本海军的女友卖掉自己的初夜以贡献资金给天皇去购买军舰,鼓励男友去占领国占有更多被征服女人的初夜来获得补偿。

  苏联搞工业化时,是一个内陆型穷国,欧洲列强敌视它,哪会让它爬上来,对它上了各种手段,搞经济封锁、技术封锁、搅动内部势力与苏联政府打内战,环境恶劣,要求生存,苏联特需要重装备工业这种吞金型又是打仗刚需的工业,但咋来钱呢?

  小时候,为了找点零花钱,其中一个途径就是去拣废铁卖,后来到一个国防展厅观展,看到地上有一根从自行火炮上拆下来的炮管,于是上前抱了抱,一个人根本抱不起来,心想,这要是卖废铁,够分量,得卖多大一笔钱哪!那时根本不知道这用在炮管钢上的投入可远远不是按铁分量能够衡量的。这种武器钢用的铁矿石品质与做小铅笔刀的铁矿石品质完全不在一个档次。生产技艺也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能生产出来是工业技术和金钱的体现。比如制造出来的“猎豹”自行高炮一门炮管价值是300万美元,大家可以体会下。

  苏联的中央集权能够调动全国资源,迅速改善基础设施,提供人力资源,并为了筹集重工业资金,用农业集体化、工农业剪刀差,把农业利润输送给重工业。

  工业的本质是工具,农业的本质是吃穿,搞工业,意味着自己那份该在地里下功夫获得的吃穿,因为没下功夫,就没有了,但还是得吃穿哪,于是得有人替自己把这功夫补上,替自己产出衣食,而这对替自己的那个人而言,就是更多时间、精力、成果的付出,或者种更多地、或者把自己丰收分出一部分,比如本来有余粮也以养猪、养鸡,或者跟其他农户交换改善改善生活,但现在用来上交,集中给工业人吃穿,或者用于交换工业所需材料、物资以及技术人员的工资等等了。而重工业的特点是吞金兽型,吸入农业人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果份额更高。

  同时,苏联获得了美国的工业外援,加速了工业的炼成。1928年,苏联急需工业生产线和技术输入,但外部环境恶劣,欧洲列强担心苏联工业化后是个要命的存在,于是各种封锁嘛,西方不亮东方亮,同时期爆发的经济危机,让美国工业产能过剩,急需输出以转嫁压力。两者一拍即合, 1929年,1123家美国公司与苏联签订了供货合同,苏联大量进口了工业设备。1933年1月,苏联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具备了钢铁、拖拉机、汽车、飞机生产能力。

  中国在工业化之初,外部又要打仗,内部急需安全保障所以不可能自然生长,只能集中优势兵力于一点,聚焦快速建立工业。

  资本主义国家从轻工业起步,踏浪第一次工业革命,用了五十年到一百年工业化。苏联从重工业开始,踏上了钢铁等重工业为重点的第二次技术革命这波浪,加上它的集权模式正适合这种重工业资金集中、人力集中的特点,十几年时间就实现了工业化。这种成功示范,影响很大。

  苏联的从重工业开始工业化套路成为中国路径。新中国没收了西方列强在中国的资产、接收旧政府资产,“约谈了当时的大资本家王光英、荣毅仁,说可以我们的国家资本主义和你们的私人资本主义比,看谁快,你们快,你们来改造我们。王光英、荣毅仁说当然你们快,我们服从改造。”

  工业发展和农业同步,只有粮食有盈余,才能供养越来越多的非生产人口。而农作物的生长是缓慢的,这也使农业的付出耗时长。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严瑞珍教授的剪刀差比值算法,1952年-1997年的45年间,农民为工业化积累了12641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274.8亿元,而那时的货币购买力和现在的货币购买力是不同的,可以大家自己比对下。

  工业对经验值要求高,特别是重装备工业,一般菜鸟、文盲搞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各国普及了初等和中等教育。那可不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这么简单,背后都有武器竞争的需要,而武器竞争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在工业线上制造得出来。但教育这条路,见效慢。于是,行家指点成为快速提升的优选方案。

  同样以新中国的老师苏联为例。在1928年苏联的文盲率是50%,急缺技术和专业人士, 1929年苏联引进大量美国工程师。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有两万名外国专家到苏联,分布到中央部门、工厂、车间。使得苏联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厂迅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钢铁企业。

  新中国刚成立,干部70%是文盲、半文盲,搞工业得大量教育投入,重装备工业来自苏联,又得懂俄文、懂专业技术的人教咋用,但国内这种人很少,于是只有从苏联聘请,这得花钱。

  来华的苏联专家除与中国同等人员一样工资外,还另付补偿金2000-4000卢布或者同值的美元支付,这在当时是很大一笔钱,新中国没有那多外汇储备,于是谈判为实物支付,这样相对容易些,算下来也是个大数,相当于每月1万斤至1万8千斤小米,而我们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每月只有3400斤小米,部长只有2800斤小米。最后谈成1500-3000卢布补偿金。

  中国能够把国际先进军火看一眼就怀孕,靠的就是有技术加成的重工业体系。否则你换印度试试。

  至2019年,中国工业增加值5.59万亿美元,为美、日、德三国总和。成绩可喜。

  现代工业是互相制约的综合体系,不但要求大,更要求强,咱们还需要继续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