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BOB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在军事上的争夺马上激化。中国努力争取国内和平,却必须获得军事上的有利态势。当时为什么东北成为国共争夺的中心?为什么将其视为奠定中国革命胜利基础的关键?
白山黑水间那片富庶的大地,在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日本侵占东北十四年中大量投资,又利用中国劳工的血汗建设起了雄厚的工业基础。抗战结束前,东北的工业产品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又是全国唯一的粮食自给有余的大区。等中国的领导人始终看重这片黑土地,不仅是由于这里有着“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最主要的工业基地。在国共两党全国范围展开斗争时,谁占有了东北,谁就会有军事上的优势。
日本投降前,美国便看到了东北在中国乃至整个远东的重要地位。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同斯大林做了交易,使苏联在获得重要权益后同意将整个东北交给政府。1945年6月,蒋介石得到了苏联将要出兵东北的通知,最担心的是苏军占领东北后将当地交给中国,于是派自己的妻兄宋子文到莫斯科进行秘密谈判。在美国帮助下,蒋介石同斯大林进行了政治交易,交换条件是以承认外蒙古独立,将中长铁路和旅顺、大连租给苏联为代价,以争取苏联同意不支持中国并完整移交东北。起初蒋介石对允许外蒙古独立等问题上曾有犹豫并讨价还价。得知日本已经要宣布投降,蒋介石马上让步,于8月14日正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规定苏联红军在战争结束3个月内完成撤出东北,将当地交给国民政府。
1945年5月德国投降,估计到苏联随后会对日作战,马上提出要准备部队“将来开到东北去”。在6月间召开的中国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又特别指出:“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只要我们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现在我们的基础是不巩固的,因为我们根据地在经济上还是手工业,没有大工业,没有重工业,在地域上也没有连成一片。”中央虽然看到发展东北的重要性,在日本投降前却没有来得及准备,主要原因是斯大林重视,轻视中国,出兵东北前对中央没有做任何通报半岛BOB。
1945年8月,百万苏联红军迅速占领了东北,斯大林的态度对国共两党争夺东北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蒋介石利用丧权辱国的中苏条约,在夺取东北的政治问题上抢先一步。然而他的军队在抗战时远逃大西南,八路军却在东北边缘区建立了根据地半岛BOB,当时中央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政策,使得中国在争夺东北时捷足先登。
苏联出兵几天后日本便宣布投降,中国内战的危险立即来临,东北的战略地位变得极为重要。这里不仅有着发达的经济基础,而且从地理位置看,如果东北及热河、察哈尔控制,中国革命根据地便与苏联相接,出现一个“背靠沙发”的局面,如果东北及热河、察哈尔被所控制,则中国革命根据地将仍然处在敌人四面包围之中。如果有了东北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物质,中国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的装备也会得到根本的改善,就有力量打败。
得知苏联出兵和日本乞降,从8月10日午夜以后的十八个小时内,连续起草并公开发布了七道命令,其中的第二、第三、第六号命令规定了八路军要与苏蒙军配合协同,并进军东北四省。不过发出命令的同时,中央又发出党内指示说明这是“为对外宣传,抢先取得国内外公开地位而发”。当时中央没有派大部队向东北进军,一是日本关东军尚未真正投降,二是对苏军能否允许进军东北还不清楚,因此只要求八路军冀东军区李运昌部进入东北进行战略侦察。
8月26日,政府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公布,使中国争取东北受到很大限制。8月29日,即赴重庆第二天,代理主席职务的主持中央开会研究了东北形势,当天在党内指示中分析说:“苏联为了维护远东和平与受中苏条约之限制,必须将东三省交还国民政府”。同时中央又认为:“我党我军在东三省之各种活动,只要他不直接影响苏联在外交上之义务,苏联将会采取放任的态度并寄予伟大的同情。同时在东三省与热察又无基础,派军队去尚有困难,现在道路不通,红军将于三个月内全部撤退,这样我党还有很好的机会争取东三省和热察。”因此,中央通知准备派到东北的干部和部队应迅速出发,只要红军不坚决反对,我们即可非正式地进入东三省,不要声张,不要在报上发消息。山东干部与部队,如能由海道进入东三省,则越快越好。
八路军冀东军区部队与苏军配合占领山海关后,随后就乘火车出关东进,于9月4日进入锦州,9月6日进入沈阳。火车一到车站,苏军搞不清是什么部队,马上把八路军包围在车厢里。由于语言不通,干部战士就亮出红旗,一齐唱《国际歌》。苏军知道是领导的军队后,仍然不让下车,要请示莫斯科。被堵在火车上的八路军顿时火冒三丈,因为大家从参加革命起所受的教育就是苏联是人类的希望,对“老大哥”抱着美好愿望。经过整整一天,苏军得到莫斯科的答复,才让八路军下车进入城内,表面态度仍很冷淡。
过了一天,苏军驻沈阳的首长突然邀请八路军指挥员见面,说明斯大林来了电报,接着就以“同志”相称,表示愿秘密提供帮助,还允许八路军成立沈阳卫戍司令部。这一态度变化,表明苏联的政策是不反对军队进入东北,不过却不能公开打、八路军的旗号,不能在表面上违背中苏条约。这一事实证明,中央决定用隐蔽的方式秘密进军东北,在当时是惟一正确的选择,这样既给了苏联以默许的理由,同时也抢占了先机。